在孩子的世界里,游戏更像是他们学习新知、快乐成长的神奇钥匙。为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苏州幼教事业真真切切做出了努力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改革中,真正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类活动中,将游戏的乐趣归还给了孩子们!
张家港市秉持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发展思路,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支持与改革驱动,着力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首批江苏省区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首批江苏省区域推进科学幼小衔接实验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
构建市镇两级管理机制。市镇坚定不移地落实市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不断健全“以市为主、市镇共建、市级统筹”的管理机制。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市镇两级财政足额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城乡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新建幼儿园硬件条件建设标准坚持以国家设计标准和省优质幼儿园要求为基准并适度超前。
实施新建学校园长筹建制。新建学校项目启动时,同步选派筹建园长入驻校园建设项目组,深度参与项目建设,将校园文化布置、环境育人载体等办学理念及内涵建设有效融入工程建设,并通过制定筹建工作细则、组建工作交流群等形式,实时掌握进度,加快学校建设,保证每一所新建学校一经投入就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聚焦顶层设计。形成区域课程总方案,确立促进师幼共同成长的理念;明确生活与游戏两大主要实施路径;完善五大领域+张家港市地方文化的“1+X”课程基本内容。各园寻找本园课程实施的“最近发展区”,对现有课程进行适宜性改造。
聚焦项目推进。依据省级区域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以幼儿园发展联盟为横向联结,以省、市、县三级项目园体系为纵向梯队,以研究项目组为点位突破的“三位一体”课程建设工作网格,形成张家港市推进课程建设全覆盖、强内涵的积极局面。
聚焦课程优化。把握儿童和《指南》两个基本点,实现课程实施四个优化:优化空间,形成开放、多元和生长的空间环境;优化时间,形成弹性而有规律的作息安排;优化生活管理,形成自主而有秩序的生活能力;优化资源转化,形成从课程资源到具体活动再到儿童经验转化的实践。
开展“两式一化”研训行动。开展基于具体的课程实施情境、立足个体的一日活动实施的情境式研训;开展职前、入职三年以内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名优教师等不同类别的培训课程,实施定制式的研训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园研究联盟、名师工作室、园长研修班、“麟哥哥男幼师团队”等,构建主题研训课程体系、重点项目研训体系以及园本化研训体系“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研训。
实施“十百千”科研行动。围绕区域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设计“十”个左右的区域重点课题;聚焦解决幼儿园课程发展中的具体难点、培育生长亮点,分阶段实施基于幼儿园重点课题的“百”项园本课题培育计划;深入推进基于班级的微型课题“千”项目,促进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应用实践,推动幼儿园教师实现“研究型、实践型”的身份转型。园所微型课题覆盖率达到100%。
落实“阅读引领”行动。以“区域推进幼儿园教师专业阅读的行动研究”为抓手,兼顾差异性需求、链接多样性内容、把握有效性输入输出,深入开展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塑造,教师专业阅读最终形成“书本—思考—实践—反思—延伸”过程性思维模式。
张家港市学前教育工作者将深入总结课程游戏化十年的探索历程和宝贵经验,矢志不渝、坚守信念、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促进张家港市学前教育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实现更高跨越。
截至目前,张家港市共有江苏省级课程游戏化基地园4个、苏州市级课程基地园5个、苏州课程前瞻性研究共同体项目5个、苏州市“前瞻性课程”项目实验园3所。全市先后3所幼儿园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9所学校获评苏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出版12本幼儿园课程系统性成果书稿,共获10项省市基础教育成果奖。